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中毒、窒息等大规模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单位和公众深入学习有限的空间操作事故的教训,坚决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促进社会安全意识,加强和紧凑的各种安全责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有限的空间操作事故,改善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公开公布了2019年以来发生的多起有限空间运行重大事故的典型案例。
应急管理部强调,有限空间作业涉及采矿、化工、建筑、电力、造纸、造船、食品加工、餐饮、市政工程、城市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行业,是企业容易忽视的高风险行业。作业空间有限,加上作业环境相差悬殊,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控制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要全面地找出底线。确定企业内有限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信息,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操作审批、现场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先通风、后检查、后操作”的原则进行操作。是加强分包管理。承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工程,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并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对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事故预警教育,严禁盲目救援。是防护装备齐全。配备必要的气体检测、呼吸保护、防摔、通风、照明、通讯等设备和设备供现场工作人员使用。